奧氏體是鐵的一種相,另一種常見相是馬氏體,過冷奧氏體是指在一定過冷度下未發生馬氏體轉變的奧氏體,殘余奧氏體是指發生馬氏體轉變后,還有少量未發生轉變的奧氏體。
測量殘余奧氏體的含量,對于熱處理的控制是非常重要的。在交變壓應力作用下,
殘余奧氏體分析可提高滾動軸承鋼的疲勞強度;可以防止齒輪的齒面發生點蝕;可以平衡(補償)馬氏體因回火分解而引起的體積變化。因此現在越來越多的人注意到利用殘余奧氏體作為韌性相來提高鋼的強韌性。無論是那種影響,都需要定量知道鋼中殘余奧氏體含量,以便揚長避短。測定殘余奧氏體含量方法甚多:有金相法、磁性法、x射線法等。鋼經淬火處理后通常由馬氏體和奧氏體兩相組成(有時還有少量碳化物象)。因而淬火鋼的衍射圖譜就由這些相組分的衍街射峰組成。這些峰的強度不僅決定于各個強度因子,同時還決定于該相組分在鋼中所占的體積百分數V。
殘余奧氏體分析可快速、輕松分析齒輪、軸承、軋輥、曲軸、凸輪軸、壓力容器管道以及其它一些零部件在熱處理、機加工、噴丸、滾壓等處理過程中產生的殘余應力。有效避免有害的殘余應力對工件的抗疲勞強度和耐蝕性能的降低,延長工件使用壽命,避免造成重大事故。而有些零件引入有益的殘余應力,如滾壓、噴丸等可提高工件的表面性能。